【大師風範 溫公源寧】系友何沐蓮學姊撰文

【大師風範 溫公源寧】

何沐蓮(1974畢業於文化學院西洋文學研究所英國文學組)

Ho Mu-lien

靜宜大學(2014年退休)

Providence University, Taichung, ROC

2024.01.13

 

溫源寧早年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25年起,歷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兼英文組主任、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教授、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外國文學系講師等職。溫源寧老師於1947至1968年中華民國派駐希臘大使。在Propeller club, Athen雅典螺旋槳俱樂部的演說,<Freedom versus Slavery in China中國的自由與奴隸制度對照>,他的英文道地,清晰表達他的觀點,也道出他心中愛國愛民的思緒。溫老師任希臘大使21年,希臘文化有深刻了解,除英語文學與英詩教學之外,另一種人生際遇,達到風範修養的高度。

1968年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邀請溫源寧先生籌辦西洋文學研究所英國文學組,聘為所長兼第六任英國語文學系主任。擬定目標與計畫,課程內容,並教授英詩英國文學,因為他英語能力佳,深受大家愛戴。舉凡論文指導,會請他或與另一老師共同指導,畢業就業也請他寫信推薦。

張校長為增加研究所圖書,獎勵贈書活動,積極購買書籍,擴充研究資源。請中華研究院負責籌辦購書,溫老師積極參與。我們當年的研究室,一個書架放滿溫老師贈送兩套書,英國詩人批評家阿爾加儂·查爾斯·斯溫伯恩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和英國文人,集文評家、詩人、散文家、傳記家於一身的山繆·詹森博士Samuel Johnson的書,可見他是愛書的人。尤其他家中藏書數目可觀,後來送給文化大學。

不論論文是否請溫老師指導,研究所同學有上過老師課的,都把老師對文學的想法和思考,特別是喜愛英國詩和文學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視野,貫徹落實在日常,對社會的服務,英語文教學、翻譯、著作等工作。有研究所畢業同學任教大學,其間或出國留學,成就豐碩。第一屆1969年,温源寧在台灣私立中文化大学西洋文学系指導陳文英、黃斐章、郭登財三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黃斐章任教於文化大學,有翻譯相關研究著作《英中誤譯之形成The Types of Mis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玄奘的音譯原則「五種不翻」Xuan Zang’s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he Five Kinds of Terms Not Translated”, 刊登華岡英語學報。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Analects of Master Kuang-Ch’in中英對照,由中研院近史所張淑雅英譯黃斐章副教授審譯。第四屆朱森元、廖端豪等人。朱森元1947年生於台灣,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及博士。曾任教於東吳大學、內布拉斯加大學、威斯康辛大學、杜培基大學(College of DuPage),講授英美文學、研究與寫作、作文與文學等課程。著有《英文句型組合詳解》、全民英檢閱讀、寫作測驗等書,英譯The Gong《鑼》。 第四屆廖端豪大同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接受學校資助赴美國喬治城大學攻讀語言學,獲碩士學位,2008年成立大同大學應用外語系。第五屆朱森榮文化大學英國文學碩士。曾任真理大學副教授,講授英文作文、英國文學等課程。著有《生活美語萬事通》、全民英檢閱讀、寫作測驗等書,及多本中譯著作。第五屆何沐蓮靜宜大學講師,講授大一英文,希臘神話,中級英語會話,英國文學(二),翻譯,英詩等課程。曾負責共同科大一英文,著有中英文詩集山在迴響The Hills Echoed,收入20多首關於人、生活和自然的詩。後續的部分詩作,在靜宜英文系相關會議或舉辦的研討會中發表。溫源寧老師總記得讚美學生,一次提到看了我的英國詩人John Donne論文報告的美言,握手眼神發亮專注而誠懇,我由衷的感謝。其他研究所同學學長,各有不同專注與發展,所長好榜樣及提攜後輩之情,令人受其鼓舞,深感敬佩。

溫源寧老師在文化大學研究所中備受景仰尊敬的一位大師。溫老師熱衷英國文學,文筆用字遣詞都有文人的犀利和流暢而精準的思想表達,文章言詞展現英國式幽默,在北大時期擅長英語演說介紹英國詩人。大師英文寫作的精神,使我繼靜宜大學學生時代之後教學,養成在創作詩作品時,以英語思考書寫為主的習慣。因教學的需要,由閱讀文學的經驗與從寫作的作者角度看作品,讀者作者的轉換,更能由作者創作的角度,明白作者的看法,這是我體會出的心得分享。也是我ㄧ直以所敬佩的大師們為榜樣,受到的恩澤,特別記下。

今天是溫源寧老師的忌日,以此短文紀念大師風範,今後將繼續在晨課後,遙寄師長在天之靈安息,並庇佑他在異國子孫。

 

Documents: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News Release on May 11, 1959;
Freedom versus Slavery in China
參考文件:1959年中華民國外交部新聞;中國的自由與奴隸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Intimate Portraits of Chinese Celebrities (Cambria
Sinophone World) Hardcover – 2018年 3月 15日作者 Yuan-Ning Wen
(Author), Christopher Rea (Editor)
​​​​​​中國溫州大學中文系教授易永誼著作有關溫源寧老師的三篇文章
[1]易永誼.清華半知交:吳宓與溫源寧[J]創作評譚,2019,(06):35-39.
[2]易永誼.溫源寧與徐志摩交游考[J].新文學史料,2016,(04):75-81.
[3]易永誼.溫源寧與北京大學英文系(1926-1933)[J].現代中文學刊,2015,(03)99-106
易教授的郵件地址yiyongyi78@126.com

照片連結:

卸任的我國駐希臘大使溫源寧返國|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溫源寧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志摩的南洋同学温源宁 | 联合早报